19日,复旦大学在重庆北碚举行了抗战内迁8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中,“复旦大学教育培训基地”“复旦大学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在复旦大学北碚旧址揭牌,重庆市将以两个学习培训基地为契机,与复旦大学在历史研究、红色资源开发、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深化校地合作。
当天还举行了复旦大学纪念抗战内迁8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首次对外发布了《烽火中的复旦》一书,该书不仅对复旦西迁岁月的简单梳理,还首次对外披露了复旦内迁过程中众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据了解,1938年至1946年,复旦大学西迁至重庆,在北碚夏坝,复旦师生们渡过了8年6个月的难忘时光。在敌机轰炸、办学艰难的情况下,复旦师生们依然坚持教学和科研,在北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悉,当时学校共设有5院22系及两专修科,师生达2400余人。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北碚旧址承载着学校光荣的办学历程和红色的精神传统,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素材。在这里揭牌成立两个基地,就是要传承好、弘扬好复旦的内迁精神和“红色基因”,进一步挖掘北碚旧址的育人内涵,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上好校史教育这堂“必修课”,走好社会实践这条“知行路”,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校史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让这座国内唯一完整留存下来的抗战时期内迁西南高校旧址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